[旅行札記] EMU3000 新自強號初體驗
前言
這次來分享些不一樣的東西吧
因為家人的關係,我從小就很常搭火車出去玩,也漸漸對鐵路這種東西產生興趣。雖然我自己不會對外宣稱是鐵道迷 (不夠格啦xd),但每當有新的列車上路或是有什麼新消息的時候,我都會特別去關注。這次的新車 EMU 900 區間車跟 EMU 3000 也不例外,剛推出便四處在找大家開箱的影片、好奇相關的規格與內外裝。當然,有機會自己能親身體驗是最好,但這段期間受到疫情的影響,盡量減少了外出次數,也因此拖到了現在才有機會首次登上 EMU 3000 新自強號。
正文
EMU3000 是由日本日立製作所承製之城際型電聯車 (Recall: EMU900 是韓國現代樂鐵製),採 12 輛固定編成,預計採購 50 列共 600 輛投入營運,以汰換現行老舊主力車輛 (以後很可能會看到 900 跟 3000 滿街跑)。並久違的設置商務車廂,經評選定名為「騰雲座艙」。預定 2021 年至 2024 年完成交車。
車票的車種寫自強(3000)
,但大部分地方 (站內資訊版、甚至是車內廣播) 都是用新自強
來稱呼,這點要注意一下。
車輛外觀。外觀設計主軸「Silent flow」,以白為底的簡約外觀,搭配全彩 LED 顯示器,兼具設計與高級感,而且很有日系列車的風格
座位。座位上的扶桿也有標明座位號碼,並設置觸摸點給盲人使用。整體很有普悠瑪太魯閣等新自強號的韻味。 (也可以發現座位是沒有飲料架的,在我搭車的前一天有新聞說未來會增設)
桌板可以剛好放下 14 吋的筆電。邊緣跟放杯子的凹槽有防滑墊設計。桌上那本是座位隨附的台鐵月刊。
頭頂上有閱讀燈可以使用,方向可以自己調整,記得先調不然可能直接照到後面乘客 😂
座位下有 USB 跟 110V 插座可以使用。沒注意桌板後面的標示還真不會發現。
車內資訊顯示器。與之前車型不一樣的是 當車速超過 100km/h 會顯示當前速度、停靠站資訊會顯示到站時間還有會顯示誤點時間了 (恭喜台鐵敢正視這個問題了)
走道間是大片玻璃門。仔細看可以看到有兩個有點煞風景的防撞點 (效果如何…我持保留態度)
每節車廂都有的行李架。但每節所有人加起來只會有兩件大行李…嗎?
廁所倒是很高級,有種飛機上廁所的感覺。鏡子底下洗手槽有感應式水龍頭跟洗手乳。
3 跟 7 車的殘障廁所更是厲害。
傳說中的騰雲座艙 (據說還有送伴手禮便當跟星巴克…但我沒錢不知道)
後記
新設備跟設計著實令我感到新奇,但網路上討論到爛的問題我也是有體會到,像是椅子太硬不適合長時間乘坐,可能是因為我平常都坐區間車所以還可以接受,但我在松山站候車時坐復興號拆下來的椅子,上車後再換到 EMU3000 椅子,那個差異還是頗大的。另外沒有置杯架也確實是一大問題,窗台旁邊的空間的確可以放飲料,但火車一加速就會往後滑。原本設計理念可能是要我們放桌板上,但是放下桌板移動就變得沒那麼便利,對於好動的人如我也會形成一種壓迫感。最後,EMU3000 雖然不是傾斜式列車,但我實際坐起來還是滿搖的,我在行進間車廂移動時勢必得抓著座位扶桿,不然可能會摔在別人身上 (x
大概這樣。總歸來說還不算差,畢竟這台車的定位要取代掉 PP,一些高級列車的設施下放到這等級的列車也是我喜為樂見的。
繼續加油吧。